财联社3月13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指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平衡好短期与长期、稳增长与防风险、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加强与市场沟通,提升政策透明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预期引导,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创新药支付难,一直是我国生物医药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但从2024年年底开始,政策形势陡然发生了变化,利好信号频传,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消息、重磅文件被密集放出,几乎全部指向解决创新药的定价与支付难题。这一次,创新药支付的主角变成了商保。去年底,丙类药品目录放出风声,引发药企、保司热切关注,业内热议丙类目录制定方案。今年2月,一份重磅文件《关于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传出,写明将由“医保部门、商业保险公司等相关方共同制定丙类目录”,保司将坐上谈判桌,与药企共同磋商丙类药品的支付协议。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养老问题已从“家事”升级为“国事”。2024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养老”十余次,涵盖养老金提标、长期护理保险(以下简称“长护险”)制度建立、银发经济培育等核心议题。保险业作为养老金融的主力军,成为破解“未富先老”难题的关键角色。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也聚焦保险业的制度创新、产业协同与科技赋能,为破解养老难题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
资本市场是信心的风向标,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有助于提振信心、稳定预期。业内人士3月14日表示,预计人民银行、证监会将继续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按市场化原则充分满足机构需求,加快推动保险公司参与互换便利操作,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对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的全方位、综合性金融服务,提升两项工具使用的便利性。
财联社3月9日电,对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副书记、主任,上海市分行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局长金鹏辉表示,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将主动作为,积极应对不确定性挑战,进一步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此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关注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强调完善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着力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标志着货币政策将更加精准有效,宏观政策的实施效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财联社3月11日电,国债期货跌幅持续扩大,30年期主力合约跌0.62%,10年期主力合约跌0.26%,5年期主力合约跌0.16%,2年期主力合约跌0.09%。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