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一保险网,保险资料下载

固定收益专题报告探索保险公司次级债24页.pdf

  • 更新时间:2025-03-14
  • 资料大小:20.6MB
  • 资料性质:授权资料
  • 上传者:wanyiwang
详情请看 会员类别或者 付款方式
    
内容页右侧
资料部分图片和文字内容:

保险公司次级债专题报告:资本补充压力下的市场机遇与投资逻辑

——偿二代二期重塑行业格局,优质发行人优势凸显

 

一、政策驱动:偿二代二期与资本补充需求激增

2024年,中国保险行业步入偿二代二期工程全面落地阶段。与偿一代以保费规模为导向的监管逻辑不同,偿二代二期通过风险资本要求(RBC)和核心资本充足率两大指标,构建起精细化风险管理体系。其对保险公司资本认定的严格标准,直接导致行业资本补充压力陡增:

 

核心资本认定收紧:二期工程将“附属资本”中符合监管要求的资本工具比例上限从30%降至25%,倒逼保险公司通过发行次级债等工具补充核心二级资本。

最低资本要求翻倍:以寿险公司为例,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从2016年的25%提升至2024年的75%,部分中小险企仅靠利润留存难以满足监管要求。

数据印证:截至20249月,行业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197.4%(较2019年下降34个百分点),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降至135.1%(降幅达42%)。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次级债发行量从2023年的520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1200亿元,同比增速达111%

 

二、市场现状:小而精的次级债市场格局

尽管增速显著,保险公司次级债市场规模仍显袖珍——截至2024年末,存量债券仅4055亿元,占金融债总规模的1%。其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1. 发行主体与评级集中度高

AAA级主导:存量债券中AAA级占比高达89%,仅11%AA+及以下评级。中国人寿、平安人寿、泰康人寿等头部险企占据发行量的70%以上。

国企背景占优:人保集团、英大泰和财险等国资背景发行人占比超40%,其信用背书显著降低投资者风险溢价。

2. 期限结构与发行方式单一

10年期为主:92%的债券期限为10年,采用“5+5”分期还本付息结构,剩余期限集中在8-10年。

公募发行垄断:目前无私募次级债发行案例,流动性管理依赖银行间市场。

3. 投资者结构与交易特征

商业银行与保险机构主导:银行持有量占比65%,保险公司自持占比28%,基金持仓仅占3%(最高持仓账户占比10.85%)。

低流动性高换手率:2024年月均成交额408亿元,低于银行二级资本债的6690亿元,但月均换手率11.6%远超券商次级债的1.7%,反映机构投资者短期博弈属性较强。

4. 利差优势与风险溢价并存

信用利差高于同业:以202536日数据为例,AA+级保险公司次级债利差75BP,较银行二级资本债(56BP)和券商次级债(74BP)更高,体现其风险补偿溢价。

评级分化明显:AA+AAAA-级利差分别为75BP86BP116BP,对应2021年以来历史分位数65%50%45%,显示市场对信用瑕疵容忍度较低。

三、投资逻辑:信用评级框架与优质发行人筛选

“资产荒”与“风险定价分化”并存的背景下,保险公司次级债投资需聚焦主体信用质量与条款设计两大维度。我们构建了包含四大核心指标的信用评级框架: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外部支持 股东背景(央企/地方国企/民营)、银保监会评级、集团偿付能力支持力度

业务经营 原保费增速、投资收益率、产品结构(长期储蓄型/保障型占比)

风险管理 偿付能力充足率、利差损风险、投资资产质量(固收类/权益类占比)

偿付能力 核心资本充足率、实际资本增长率、次级债发行后资本改善幅度

模型验证:基于上述框架对60家险企评分,结果与中债隐含评级拟合度达82%。得分前六的发行人如下:

 

中国人寿(AAA级,评分9.2

中国平安人寿(AAA级,评分9.0

泰康人寿(AAA级,评分8.8

太平洋人寿(AAA级,评分8.5

英大泰和财产保险(AA+级,评分8.2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AAA级,评分8.0

投资建议:

 

优先配置AAA级发行人:在利率下行周期中,AAA级利差收窄空间有限,但信用风险极低,适合追求稳定收益的机构资金。

关注AA+级高评级主体:如英大泰和财险,其股东为英大信托(国家电网旗下),偿付能力充足率(178%)显著高于行业均值(135%),利差(75BP)较AAA级仅高20BP,性价比突出。

警惕尾部风险:部分中小险企因万能险业务收缩导致保费增速下滑,叠加投资端踩雷(如某险企2023年固收类资产违约率升至2.3%),需严格筛查财务健康度。

四、未来展望:政策红利释放与市场扩容

政策赋能:

 

医保数据共享:医保局推进“商保直赔”试点,未来可能将医疗数据接入保险风控系统,降低逆向选择风险。

税收优惠加码:参考美国HSAs模式,试点个人税收递延型健康险,间接提升险企盈利能力。

市场扩容:

 

发行量提升:预计2025年次级债发行量突破1500亿元,净增量同比+25%,重点用于支持绿色保险、养老保险等创新业务。

产品创新:探索“次级债+永续债”混合融资工具,延长资本补充周期;试点“TLAC(总损失吸收能力)债券”,满足系统性风险防范需求。

估值重塑:

 

信用利差收窄:若险企资本充足率改善,AA+级利差或从75BP压缩至60BP,与银行二级资本债利差收窄至10BP以内。

β属性增强:保险股估值与宏观经济周期高度联动,次级债票息率有望随市场利率下行而下调,凸显利率敏感性优势。

五、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若偿二代二期配套细则延迟落地,可能延缓次级债发行节奏。

信用风险暴露:宏观经济下行导致险企投资端收益率下滑,或触发偿付能力危机。

市场流动性冲击:若银行理财净值化整改加速,可能引发次级债抛售潮。

模型偏差风险:信用评级框架未覆盖特定风险因子(如汇率波动对境外资产的影响)。

结语:在稀缺性与确定性中寻找平衡

保险公司次级债市场虽小,却是保险行业资本管理的“战略要塞”。在偿二代二期的严监管下,头部险企通过次级债完成资本结构优化,而投资者则需在“高利差红利”与“信用风险溢价”间寻求平衡。未来,随着政策红利释放与市场扩容,具备优质股东背景、稳健投资能力及强资本内生性的发行人,将持续成为资金追逐的稀缺标的。

您为本资料打几分?评价可得2积分。积分有什么用?请看 这里
用 户 名:
 已登录
评论内容:
完善左边的评价,这会帮到更多的用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已输入0个字,评价五个字以上方可成功提交。50字以上优质评价可额外得10分
以下是对"固定收益专题报告探索保险公司次级债24页.pdf "的评论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会员类别 | 文件上传 | 法律声明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 嘉兴开锁公司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