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因素影响下日本寿险消费需求的变迁
(一)寿险行业变迁的宏观背景
日本寿险行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迎来高增长,个人寿险的存量保额由1950年的5100亿日元暴涨至1990年的1084万亿日元水平,增长超过2100倍(Tadayoshi Otsuka,2018)。泡沫经济破裂后,寿险业需求受到冲击,个人寿险的存量保额逐步回落至815万亿日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寿险整体消费需求的变迁,离不开经济增速、人口规模以及受教育水平等宏观因素的影响(Beck和Webb,2002)。
经济增长是保险消费的重要支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1961—1990年实际GDP年均增速高达6.2%;同期人均实际GDP的年均增速高达5.3%,远超2.0%的全球平均水平。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增速大幅放缓,1991—2020年实际GDP年均增速大幅放缓至0.76%;人均实际GDP的年均增速也放缓至0.7%,不及0.9%的全球平均水平。寿险需求与人口变化趋势同样息息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婴儿潮带动日本人口快速增长,1950—1975年,总人口年均增速达1.1%,1990年总人口规模已达1.23亿人,较1950年大幅提高47%。泡沫破裂后,人口增速持续放缓,直至2010年总人口增速出现拐点;1991—2020年,总人口年均增速约为0,较前期大幅放缓。
受教育程度决定了居民的风险管理意识,影响着该国的保险消费需求。日本15~65岁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1950年的6.9年提升至1990年的10.7年,3.8年的提升幅度高于全球3.6年的平均提升水平;同期日本受教育年限在全球的排名也由前11.2%提升至前6.9%。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增强了日本民众的风险管理意识,带动了同期保险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然而,泡沫破裂后日本教育的发展进程开始落后,1990—2020年,日本受教育年限仅提升2.1年,落后于全球的2.7年;排名也从全球前6.9%下降至全球前8.6%。
(二)寿险消费结构的演进
宏观因素不仅决定了整体消费需求,而且促进了消费时代的演进,带来了寿险产品的丰富和消费结构的改变。日本社会学者三浦展(2023)将过去100年日本的消费史划分为四个消费时代,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和经济高速增长、核心家庭增加的第二消费时代(1945—1974年),石油危机后日本经济陷入低谷、金融市场泡沫积累再到破裂的第三消费时代(1975—1997年),以及老龄化、少子化问题逐渐显现、单身家庭成为主流的第四消费时代(1998年至今)。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的变化,不仅推动家庭消费倾向从大众化到个性化、从高端化到简约化的趋势性转变,而且导致不同时期家庭对生命周期中“生老病死”各类风险的关注度发生了变化。
第二消费时代日本经济快速复兴,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两次出现婴儿潮,核心家庭逐渐成为主流模式。这一时期家庭的保险消费以保障身故风险兼具储蓄功能的两全保险为主,新增保单中约有80%来自两全保险。第三消费时代寿险、年金险等传统人身险的需求快速增长。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出生率出现明显下降,虽然社会整体抚养比保持稳定,但少子化已经导致儿童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的结构性恶化。
历史上日本女性劳动参与率较低,少子化进一步凸显了核心家庭中成年男性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不可替代性。在这一背景下,为保证经济支柱出现意外时仍有收入维持家庭运转,对保障死亡风险的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的需求开始显著增加。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特征表现为人均寿命的增长,并且女性预期寿命的增加高于男性。1960—1990年,女性预期寿命由70岁提高到82岁,同时期男性预期寿命由65岁提高到76岁。人均寿命的快速增加推动了对冲长寿风险的年金险需求的增长。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