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保险自媒体为何难以产生超级大 IP
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领域网红层出不穷,从美食、美妆到游戏、健身,无一不有。然而,在保险自媒体这片蓝海中,却迟迟未能诞生出一个家喻户晓的超级 IP。这一现象引发了行业内外的广泛思考:为何保险自媒体难以突破天花板,成就一个全民皆知的网络红人?
保险自媒体与网红的差异
吸晴策略与专业形象
网红们擅长通过夸张的表演、搞笑的剧情或者独特的才艺来吸引眼球,如穿着古装打台球、穿着婚纱骑摩托等猎奇行为,牢牢抓住用户的注意力。但保险自媒体却不能这么玩得这么刺激。保险是个重交付(服务)的行业,如果保险从业者也豁出去脸去,在人前显圣秀操作,客户会怎么想?客户刚从你手里买了年交保费 20 万的保单,晚上打开手机就看见你光着膀子在表演吐火、胸口碎大石,还吃了一只老鼠,这份保单的继续率可能就危险了。所以,保险自媒体需维护专业形象以赢得客户信任,夸张表现可能损害客户信任,影响保单继续率。保险内容需严谨科普,缺乏娱乐性,传播力弱,难以通过娱乐化内容吸引大量粉丝。
变现方式的差异
网红的变现依赖于粉丝的直接互动和购买行为,如作品点赞、直播带货。多数网红靠作品或直播拉人气,频繁曝光,赚足人气,然后马上就开播变现,要么求粉丝刷礼物,要么带货给家人们。但保险自媒体变现依赖于吸粉、筛选、转化等复杂过程,更关注于客户的长期价值和成交,而非短期人气。保险自媒体无论是拍视频,还是开直播,其实都是在重复一套动作:吸粉、筛选、加微、转化、经营、转介绍。你给他的视频点赞、评论,他不会太开心;去他直播间刷礼物,他也不会开心。他反而会郁闷:作品数据不错,直播也有人互动,怎么就没有获客呢?客户对保险产品的信任和满意度是变现的关键,保险自媒体通过建立专业形象和提供实用价值来维护客户关系。
输出价值的差异
网红满足的是用户的情绪价值,给予的短平快的满足,如搞笑段子、娱乐内容,易于引发用户共鸣,促进内容的分享和传播。你看到网红的搞笑段子,觉得很好玩,好玩好吃的东西都会让人产生分享欲,你会转发到一家人群里,也会转发给自己的闺蜜死党,同乐共趣。而保险自媒体给出的是实用价值,解决的是长周期的问题,如专业解析和建议。保险相关的专业讲解,会觉得很有用,有用有价值的东西往往会让人产生收藏的想法,我先把它存起来,以后用到的时候再拿出来看。但保险自媒体相较于其他赛道的网红,在留言和转发这一块,就没办法和人家比。
裂变能力的差异
网红通过收徒和组建联盟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流量。这种裂变方式有助于网红快速增加粉丝和提高知名度。网红做到一定的体量,多数是会走“收徒”路线的,一来能收笔不菲的学费,增加了收入;二来徒弟将来也可以给自己带来流量的增长。钢铁侠成了网红,会带带兄弟美国队长和小弟蜘蛛侠,而他两人又可以再带更多的超英走上网红的路子,大家除了是单独个体,还可以产生联动,组建联盟共同发展。但保险自媒体难以形成联盟式的发展模式,更注重个人品牌的建设和客户关系的维护。保险行业里,同业相轻现象特别严重,每个 IP 都是单独的个体,也只有在 CMF 大会等行业大型盛典上,才能看到双厨狂喜、多厨狂喜的明星阵容梦幻联动。而且保险自媒体收徒,一般指的是增员式收徒,来吧你跟我干保险吧,我把所有的行业技能都交给你。但这种团队发展式的裂变,几乎就给自己的账号带不来额外的流量增长。
核心问题提出
为何保险自媒体难以产生超级大 IP,需要从专业形象、内容传播和变现方式等方面分析。在内容呈现方式上,传统网红可以通过夸张的表演、搞笑的剧情或者独特的才艺来吸引眼球。但保险自媒体则需要通过严谨的数据分析、专业的产品解读和理性的风险管理建议来建立公信力。这种内容属性决定了它很难像娱乐类内容那样具有病毒式传播的特质。保险自媒体的变现模式也与普通网红大不相同。后者通常依靠广告植入、直播带货或者粉丝打赏来获取收益,而保险自媒体的最终目标是通过专业内容建立信任,实现保险产品的销售转化。这种商业模式决定了他们更注重长期价值的传递,而非短期流量的追逐。
保险自媒体的发展策略
内容创作与专业形象维护
保险自媒体在内容创作时,要平衡专业性和趣味性。一方面,要深入浅出地讲解保险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让普通受众能够理解保险产品的核心概念和价值。另一方面,要保持专业严谨的态度,避免过度娱乐化,以免损害专业形象。同时,要注重个人品牌的塑造,树立专业、靠谱、资深的保险从业者形象,让潜在客户在作出保险抉择时觉得安心。
精准定位与目标客户群运营
保险自媒体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客户群,针对不同客户群体的需求和痛点,制定差异化的内容策略。例如,对于年轻客户群体,可以关注保险规划与个人成长、家庭责任等方面的话题;对于中老年客户群体,则可以聚焦健康保障、养老规划等议题。通过精准定位和细分市场,逐步建立起忠实的受众群体,并与客户保持长期的互动和沟通,提高客户的粘性和忠诚度。
创新传播方式与渠道拓展
虽然保险自媒体的内容属性决定了其传播力相对较弱,但可以通过创新传播方式和拓展渠道来提高影响力。例如,可以尝试将保险知识与热点事件、流行文化等相结合,制作有趣、有料、有共鸣的内容,引发用户的关注和讨论;可以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以更加直观、生动的形式展现保险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还可以与其他领域的网红、KOL 进行跨界合作,借助他们的流量和影响力,扩大保险自媒体的知名度和覆盖面。
合规经营与长期价值追求
保险自媒体在运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监管政策和合规标准,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误导消费者。同时,要注重长期价值的传递和客户关系的维护,通过持续输出有价值的内容和服务,帮助客户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保险规划的优化和升级。只有在合规经营和长期价值追求的基础上,保险自媒体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总结
保险自媒体难以产生超级大 IP,是因为其专业形象、变现方式和内容输出与网红存在本质的差异。保险自媒体更注重在客户心中树立专业形象,通过严谨的科普内容和长期的价值传递,来建立信任关系和实现保险产品的销售转化。虽然在传播力和粉丝数量上不及其他领域的网红,但保险自媒体在细分市场中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保险自媒体运营者来说,不必羡慕其他赛道的名气和影响力,只要能够在自己客户心中成为值得信赖的专业顾问,那就已经足够成功了。未来,保险自媒体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和模式,为保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客户服务水平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