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达市场应对利率下行的寿险业务发展实践
(一)主要市场的利率走势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主要市场经历了三个利率下行阶段:20世纪90年代、2000年前后(重大危机时期急速下降)和近十年(持续低利率)。日本利率下滑最早且速度最快,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1995年)下降到2%(1996年)下降到低于2%(1997年)下降到低于1%(2012年至今);中国台湾地区在2001年利率遽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2002年)下降到1%(2008年,持续10年)。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进入长期超低利率阶段比其他国家和地区市场早10~20年。虽然中国、韩国、美国、新加坡均经历过利率急降阶段a,但此后利率均有回升。近十年来,美国、韩国、新加坡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有2%,中国
有3%以上。目前,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开始进入2%时代。
(二)市场利率下滑后的寿险公司的应对举措
1. 下调定价利率/准备金利率
各市场均调低准备金利率,引导定价利率下行,尤其在利率急降期,通常快速下调准备金利率,但下调幅度有差异。其中,日本吸取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后寿险公司破产的经验,准备金利率评估更保守,在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低于3%时,准备金利率调降到2.75%(1996年);其他市场在国债利率开始低于3%时,准备金利率为3.5%以上(韩国为3.5%,中国台湾地区为4%,美国为4%)。中国寿险预定利率长期为2.5%~3.5%,无论是国债收益率还是投资收益率,中国相较于其他市场比较保守,有较高的安全垫。
2. 推出非固定利率的产品
非固定利率产品,包括分红型、利变型/指数型(类似中国万能型)和变额型(类似中国投连型)产品。利变型产品通常有结算利率(以月或年为调整期),变额型产品指保险给付直接连接资产标的收益,由投保人承担投资风险。
分红型产品,依赖经济繁荣和高分红。为应对1999年利率下行,中国创新推出分红、万能、投连型产品,其中分红型产品迅速扩张、保费占比长期在50%~60%,呈一险独大格局;新加坡分红产品年化新单规保占比保持在40%以上;美国头部相互制保险公司大量销售分红寿险。分红型产品依靠经济增长预期和高分红率(新加坡平均分红率超过5%,美国头部公司分红率为5%~7%),在低利率时期吸引客户。
利变型产品,长期发展。这类产品多在2000年前后利率急降时创新推出,替代固定给付产品,此后是长期主力之一。韩国近20年利变型产品首年保费占比为60%~70%;中国台湾自2013年起利变型产品热销,其初年度保费占比为40%~50%;美国指数年金占个人年金总保费的20%~30%。利变型产品通常以高于市场的结算利率争取客户。
变额型产品,在牛市中爆发。在2007—2008年股市牛市中变额型产品占比达历史峰值(韩国为42%,中国台湾地区为62%,新加坡为68%,美国为72%)。经历股市大幅波动后,民众投资趋向谨慎,变额型产品占比回落,但仍为主力产品之一。2021年股市回升再次带动变额型产品回升。非固定利率产品的表现反映出:低利率环境下,民众逐步适应高保证利率产品的减少,接受低保本基础上搏高收益的产品。中国目前非固定利率产品占比约为40%,与国际市场相比偏低。在低利率环境下,中国市场要顺应民众消费心理的变化,利用多元化投资账户(有最低保证,浮动部分给客户更多选择)吸引客户。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