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力发展长期护理险的点评:长护险的探索实践与展望
事项:
2024年12月9日,财联社报道指出,长护险全国铺开的制度文件已经制定完成,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出台公布。焦点内容包括采取定比的筹资机制、退休人员同时缴费、缴费标准按照年龄有所区分、统一规范服务项目等。
国信非银观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成本上升、家庭养老结构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发展长期护理险制度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医疗负担、提高失能人群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评论:
发展长期护理险制度的必要性
1. 长期护理险制度的定义与背景
长期护理险制度旨在为长期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的经济补偿和保障。2016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开启了我国长期护理险制度的试点工作。吉林、山东等14个城市成为长期护理保险第一批试点城市,2022年试点城市增加北京、河南等14个城市地区。
2. 试点阶段的进展与目标
目前我国长期护理险制度处于试点阶段,主要覆盖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部分试点地区已覆盖至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试点阶段目标是探索建立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2020年,随着试点的扩大,政策明确资金筹集主要以单位和个人为主,后期基金支付水平总体控制在70%左右(对应的个人自付比例约为30%)。
3. 长期护理险制度的覆盖与影响
截至2022年3月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覆盖49个城市、1.45亿人,累计享受待遇人数超172万人。这一制度的实施,对于改善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长期护理险制度的未来发展
1. 顶层制度建设
借鉴海外发展经验,预计未来我国在长期护理险的顶层制度建设方面有较大发展空间。这包括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长护险的覆盖范围、资金筹集方式、支付标准等,为长护险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 筹资机制的优化
长期护理险的资金筹集机制是制度能否持续的关键。未来,我国将探索更加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包括政府补助、个人缴费、单位缴费、社会捐助等,形成稳定、可持续的资金来源。
3. 支付水平与成本管控
在支付水平界定方面,需要平衡长护险的覆盖面和可持续性。同时,加强成本管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长护险制度的长期稳定运行。
4. 商业保险公司的角色
预计相应政策也将带动商业保险公司加大长护险的开发力度。商业保险公司可以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也能分担医疗体系的养老支出压力。
5. 三支柱养老体系的建设
长期护理险的发展,将助力我国三支柱养老体系的建设。第一支柱为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为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长护险作为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加全面的生活和医疗保障。
结论
发展长期护理险制度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通过顶层制度建设、筹资机制优化、支付水平界定、成本管控等方面的努力,长护险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提高失能人群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推动我国养老体系的全面发展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