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90 年代初经济泡沫破裂导致寿险行业面临严重利差损,最终在2013年前后,日本寿险公司走出利差损危机。负债端,调整预定利率、优化产品结构,同时加强费用率的管控。利差方面,日本保险业通过多次下调预定利率以降低负债成本,通过将盈余与保单红利分配比率的下限从80%降至20%,增加了准备金的计提,从而降低了利差损风险。死差方面,低生育率、老龄化和人口减少的为主要特征,第三领域的产品如健康险和医疗险成为主流,尤其是保障型的防肿瘤险、长期护理险和医疗保险的需求增长,而投资/储蓄类型的保险占比逐渐减小。费差方面,日本寿险公司通过减员、缩减编制、改革代理人制度、关闭营业场所、从东京迁出办公人员等降低运营费用。
资产端,为应对利差损风险,2012年起金融厅取消了部分资产的投资比例限制。在经济泡沫破灭后土地价格暴跌,贷款不良率提升,亚洲货币危机和国内金融危机发生进一步加剧资本市场萎缩,资本市场不仅未能帮助寿险公司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来缓解利差损,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利差损风险。在这背景下,2007年,日本金融厅在金融审议会中,提出取消保险资金投资比例限制的建议。2012年起金融厅取消了部分资产的投资比例限制。同时日本保险增加海外投资,以期利用海外的高息资产来弥补这一不足。此外也加长长久期资产的配置。
政府持续优化监管政策以帮助保险机构渡过难关。监管体制改革,集中管理转为三方协作,日本打破了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监管模式,实现了金融监管的统一。在桥本政府推动下,重点制定了“偿付能力比率”指标,后续持续推动相关改革。日本政府在提高日本保险业的整体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对投保人利益的保护。2008年,日本修改了《商法》,把关于保险的单独作为《保险业法》公布实施,这也是保险行业法规的百年一次的大变革。
此外,企业进行积极自救与制度转变,渡过难关。在通缩周期中,日本保险公司加大了从相互制向股份制的转变。股份制寿险公司的资本筹集能力强,同时在管理上更具灵活性,可以迅速采取措施应对市场变化,如调整资产配置或进行并购重组。这种灵活性有助于公司更有效应对利率下跌带来的投资收益减少问题。在政府指导下,通过借助外资重组日本寿险公司、中小型寿险公司间的合并、强强联手与整合资源以扩充规模等途径,进行机构出清,以提升市场集中度,从有效保单年保费来看,大手中坚9社即日本生命、明治安田、住友生命、第一生命、太阳生命、大树生命、大同生命、富国生命以及朝日生命的市场份额占到了将近一半。
风险提示:长端利率趋势性下行;股市持续低迷;新单保费增长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加剧风险;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风险。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