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据上证报报道,金融监管总局于8月2日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 》,内容包括下调新备案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深化“报行合一”并强化销售行为管理等方面。预定利率步入“2”时代,成本降低强化资产负债匹配。通知调降了各类型新备案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50bps,具体来看,自9月1日起,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自10月1日起,分红险预定利率上限为2.0%,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同时明确超过上述上限的各类产品停止销售,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正式步入“2”时代。
1)预定利率层层下调,主要系利率中枢下行趋势下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自去年8月监管将普通型保险产品上限从3.5%调降至3.0%以来,市场主体或在政策引导下被动压降、或在经营调整下主动下调预定利率,主要归因于长期利率中枢下行背景下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负债端来看,银行存款挂牌利率持续下调,国有大行整存整取5年期利率从2022年9月的2.65%一路下行至2024年7月的1.80%,相较之下保险产品较高的预定利率虽然提升了产品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但同时也带来更高的负债成本;资产端来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2022年末的2.84%下降至2024年8月2日的2.13%,累计下降约70bps,给以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为主的险企投资带来较大的再配置压力,2023年五家A股上市险企平均总投资收益率为2.7%,低于上一轮调降后的普通型保险产品3.0%的预定利率上限,从当期业务来看或存在一定的利差损风险。
2)此次“炒停售”热度或不及前几轮,明年开门红新产品有望显著降低负债成本。新规给予了差异化的宽限期安排,避免短时间一刀切而导致险企业务节奏波动,但近期或仍有一波老产品“炒停售”催化,不过考虑到去年以来层层调降的预定利率带动的需求逐步释放,此次销售热度或不及前几轮。此外,新规要求整体调整需要在9月底前完成,我们预期险企明年开门红销售均为新产品,可有效降低负债成本,但新产品切换后的销售队伍培训与客户接受度提升仍需时间,对新产品销售节奏保持关注。
建立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通知要求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其中挂钩指标为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
1)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为必然发展趋势,资负联动有效性持续提升。以8月2日三类指标数据测算平均值为2.59%(上述三类指标分别为3.85%、1.80%、2.13%),较去年同期下滑53bps(去年同期三类指标分别为4.20%、2.50%、2.65%,均值为3.12%),数值与降幅和普通型保险产品的调整基本保持一致,但具体权重与测算依据仍有调整空间,后续需进一步关注保险业协会发布的预定利率基准值数据。同时,若达到动态调整机制的触发条件各保险公司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及时调整产品定价,我们认为预定利率动态调整为产品定价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规下的负债成本调控将更为灵活,利率下行周期下可通过调降预定利率缓释利差损风险,而在利率上行期也可及时调整以提升产品吸引力,整体来看,有利于推动资产负债联动的有效性持续提升。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