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联社的一个报道说起坊间戏说“国停”,百余款3.0%预定利率保险产品月底下架,涉及到“终身寿险、年金险、重疾险等多个品种”明确时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3%小调至2.5%。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2.0%下调至1.5%,主要应对长期利率差异风险,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预定利率和市场利率挂钩媒体也做了报道,靴子落地8月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正式下发《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金发〔2024〕18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自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新备案的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这意味着,预定利率下调将分批进行。
除此之下,《通知》中还有多处内容值得高度关注,例如,人身保险产品动态定价机制正式出炉,预定利率的下调,不再需要监管部门逐次发文,而是锚定市场利率等市场因子,主要以LPR、5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有所变化,且达到触发条件,由行业协会定期发布预定利率基准值,及时下调。保险业协会就可以自行发布新的基准利率,并作为行业预定利率的上限执行。“报行合一”进行全渠道深化也终于来了,根据《通知》,所有渠道一视同仁,无论个险、银保、经代,还是互联网,各自产品必须进行标注,且明确附加费用率、费用结构等。
为什么要降息?为什么?第一,从大国长远布局看,提振经济发展,我国必然选择中国制造~全球供应的这样一个策略。我国将选择货币信用扩张,货币置换等措施。合理区间的低汇率和低利率将是最有利的选择。(推广人民币)
第二,从短期刺激经济的角度看,我国有130万亿的居民存款,推动内需发展形成国内消费必须要求降低利率,释放消费力。(刺激消费)第三,从长期支持实体经济看,明确金融服务实体的要求,降低金融资本的运营成本也就要求必须利益降低利率。(拉动经济,带动就业)第四,在一定时期内,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较高,从稳定金融机构安全的角度看,降低金融机构的负债成本也就要求必须选择低利率。(保证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绝对安全)
第五,从整体金融市场看,降低高杠杆的负债成本,采用展期操作,降低利率是消化金融风险的必选措施。(解决个人、政府、企业历史债务危机)第六,是从资本市场发展和主体融资环境改善两个维度看,降低间接融资比率,增加直接融资,发展资本市场也要求必须得选择低利率这条路径。(救股市)
利率走低不可避免:第一:利率是反应市场信贷强弱的温度计,利率的走低就是市场信贷减弱的表现。利率是信心的反应,现在没有人愿意主动负债(疯狂还贷款、不断存款)这是市场利率不断的走低的根本原因。第二:现在是持续的通缩过程(无论官方是否承认,CPI、PPI就摆在那里),当前我们的实际利率还是比较高的。第三:市场情绪发生巨大变化,对未来充满极度恐惧造成防御性储蓄越来越多,金融机构成本压力巨大!第四:人口深度老龄化社会总需求降低、风险承受降低、利率压力太大第五:全球多个G20国家率先降息,漂亮国也在开始研究降息,全球即将进入新一轮的降息通道,我们利率与汇率承压的外部环境有所降低。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