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季来临之前,许多北方老人便打点行装,选择去气候温暖的城市躲避严寒。亲朋好友
相伴而行,就像成群结队的候鸟,一同飞向温暖的南方。
这些异地越冬的老人就是被称为“候鸟式养老”的主体人群。随着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人民
群众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也更有条件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在身体
上更加难以抵御寒冷天气。而由于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他们完全可以在异地选择更加舒适宜居
的养老场所。以前,由于候鸟式养老的专业化服务尚未形成,很多老人可能会因南方缺少自己的
亲友,感受到远离家乡的不便。近年来,候鸟式养老在某些区
域已成为“大众潮流”,一到冬天,北方越来越多的老人结队
到南方过冬,待春回大地再回到自己的家乡,如潮汐涨落一
般规律。
根据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
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视为进入老
龄化社会。按照这一标准,我国1999年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截至2022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8004万,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0978万。
随着婴儿潮转化为银发潮,预计2022年至2035年平均每年新晋老人2240万。2024年60岁及以上
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2年左右,60岁及
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如此庞大的老龄化群体为旅居式养老创造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横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即使不计遥远的南海诸岛,从黑龙江漠河到海
南三亚的直线距离也已经超过4000公里。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时节,许多南方
城市依旧温暖如春。如今,随着交通的发达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北方老人已经从以往
对南方的心向往之付诸于实际行动。一张机票或一张高铁票在手,几个小时便可实现季节的跨
越,这种别致的生活体验极大地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幸福感。在传统的印象中,三亚、海口等城市是冬季候
鸟式养老的主要目标城市。但实际上,中国南方还
有许多城市冬季拥有适宜的气候。本报告旨在对华
南、西南、东南地区部分城市进行冬季养老适宜度
的评价,为潜在的冬季候鸟老人以及相关产业(旅
游、养老)的业界等提供具有科学依据的参考。考虑
到候鸟式养老在冬季以避寒为主要目的,本报告以
— � —
(1)自然指标
①一月日平均最低气温:为门槛指标,作为中国大陆最冷月份,如果一月份日均最低气温
达不到一定标准,就不适合作为冬季养老栖息地。
②一月气温月较差:即一月中气温最高日均温与最低日均温的差值,反映气温波动情况。如
果波动过大,就会影响候鸟老人的体验。
③空气相对湿度(%):是人体舒适度的主要指标,过于干燥或潮湿均不适合养老。考虑到候
鸟式养老栖息地主要在南方,主要评价其冬季是否过于潮湿。
上述三项指标均使用历史平均值。
④气压适宜度:以海拔高度表示,当海拔达到一定高度后,较低的气压值会给非本地老人带
来不适感。由于每个城市位置是固定的,所以该项指标值也是固定不变的。
⑤空气质量指数(AQI):反映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使用上一年度的一月均值。
⑥全年优良天气数:反映空气质量的另一指标,用于衡量空气质量的稳定程度。使用上一年
度值。
⑦水体质量:综合反映可能的饮用水源质量和作为景观水体的质量。使用上一年度的均值,
对每个区域所有监测断面加权综合评分。
根据老人异地过冬的特点和需求,选取了17项评价指标,包括自然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
两种类型。
�.指标体系构建
最冷的一月份日平均气温10摄氏度为门槛(个别城市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0摄氏度),在南方的
海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六省区选择了55个城市进行评价。这些城市以地级市为主,
兼有少量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首府所在的县级市以及冬季特别温暖的海南省部分县级市。在此基
础上,围绕候鸟式养老的特点建立指标体系对这些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并对部
分代表性的城市进行点评。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