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部门:减持贷款,转配有价证券
首先,从整体金融部门的资产端看,进入低利率周期后,尤其是金融危机导致金融机构大面积破产之后,通常金融部门配置贷款的比例会出现持续回落。这一方面是源于实体部门的信贷违约现象增加,实体债务会出现减记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实体融资需求下滑,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也会下降,信用创造过程趋于放缓。作为补充,1990年开始,日本金融部门就不断增加债券类资产配置,2012年以来又转而增加现金和存 款的比例。而欧元区的金融机构在2008年利率下行后,主要通过增配债券和权益类资 产来增厚投资收益,尤其是股权及投资基金份额的提升较为明显。金融部门增配的债券类资产主要是政府债券,当然这也和经济低迷、政府大幅增加国债供给来稳增长有关。例如日本在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灭后,金融机构对私人部门 的信用投放增速逐渐放缓,对政府部门的投放明显提速;尤其是在1998年日本金融业 危机后,金融机构对私人部门的信用投放转为负增长,对政府部门的信用投放则继续加 快。欧元区的金融机构在2008年之后,对私人部门的信用投放也逐步放缓,对政府部 门的信用投放趋于提速。所以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结构的转变,与金融资产供给端的变化也高度相关。而金融资产供给的变化,又与实体部门融资需求息息相关。在经济需求低迷时,私人部门融资需求通常偏弱,政府为了稳定经济则倾向于增加融资需求。
2.银行业:减少贷款,增配债券接下来我们从不同的金融机构类别出发,考察金融机构在低利率环境下的资产配置行为。在进入低利率环境后,作为应对,日本商业银行逐步调整资产端:1)贷款比例下 滑,主要是从1998年以后开始的。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危机发生之初,银行业资产端 并没有趋势性地调整资产配置:债券配置比例基本稳定,贷款反而还小幅提升(占比从1990年68%上行至1996年73%)。这是因为日本在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并没有立即发 生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这主要得益于日本政府采取了让金融机构救助困难企业、将债务 问题延后的做法。所以当时日本银行业没有大规模破产倒闭,还能够继续向实体经济“输 血”。直到1997-1998年,日本的金融危机爆发,银行业大面积出现破产倒闭,确认的 贷款损失也大幅增加,银行业才开始减少对贷款类资产的配置,且显著提升了债券资产 的比重,2011年末债券占比最高达25.6%,比1997年末提升16个百分点。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