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对社会、经济、金融等诸多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中国自从2000年正式步入老龄社会以来,经历了20多年相对缓慢、稳定的老龄化增长阶段,未来将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对老年人的养老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的养老事业将带来严峻的挑战。具体来看,老龄化会导致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转而更多依赖个人以及社会化的方式,但在老年抚养比增加的前提下社会化的养老也面临着风险。与此同时,随着社会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将面临多元化的养老需求,这些需求既表现为满足曰常生活消费的经济需求,也表现为满足医疗、护理等方面的服务需求,而对于个体来说,这些需求的满足都需要一定的养老财富作为基础。因此,迫切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努力,构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财富储备体系,为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打好经济基础。
在此背景下,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2019年,《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印发,明确提出要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财富储备,通过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财富储备体系建设已经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工作。
一、中国老年人养老财富储备体系构成及其发展现状促进老年群体有效融入社会并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从这一目标的实现路径来看,老年收入保障是关键。早在1982年维也纳世界老年人大会( World Assembly on Aging,Vienna 1982)上,保障和维护老年人收入的重要性就得到了充分强调,提出了“保障(老年人)收入意味着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应该确保老年人有足够的收入支付某一特定社会的最低标准的生活费用”。
老年人养老财富储备体系的完善程度是决定着老年群体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指标。在老年人需求的各个层次中,收入保障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从中国老年人养老财富储备体系的发展历程来看,来自家庭等非正式支持系统和来自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正式支持系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老年人养老财富储备体系的主要构成根据美国的 HRS ( Health and Retirement Study)以及欧洲的SHARE (Survey of Health,Ageing and Retirement in Europe)等有关收入调查方式的研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老年人养老财富储备体系通常可以分为私人收入来源和公共收入来源(表1)。其中私人收入来源主要包括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私人转移支付(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公共收入来源主要体现为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金等公共转移支付方式。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