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观点:政策定乾坤:银保监管重点在于费用率和产品。银保渠道兴起于创新产品,监管政策带来行业拐点。复盘银保业务的发展,监管政策是影响银保渠道保费增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费用率和销售产品类型是监管关注的重点。总体来看,头部上市险企渠道多元、银保战略明确、对成本管控和合规风控等要求较高,受政策调整的影响相对较小。银保渠道话语权强,险企同质化竞争严重,实际手续费率居高难下、银保业务成本高而价值低,不利于行业高质量发展。8月2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文要求银保佣金等实际费用“报行合一”,目前银保渠道的佣金费率较之前平均水平下降约30%,利好具备资金、资源等综合优势,与银行间合作方式多样,且对成本管控、合规风控等要求较为严格的头部险企。个险转型与害户需求共振,银保重回发展快车道。
2020年以来,个险迎来深入转型期,新单与NBV明显承压。而银行网点广、客户多,是最主要的金融产品代销渠道;在个险承压背景下,银保业务重回发展快车道,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态势明确。从不同类型险企来看,“老七家”坚定主动转型,银保业务具备韧性;“银行系”险企的股东资源禀赋优势明显,银保业务实力日益强劲;“银保七雄”银保渠道战略激进、银保业务规模大,受监管政策影响较大。从本轮银保业务特征来看,银行代销保险业务呈现出业务结构优化的趋势,银行代销保险收入增长、手续费率提升,但“银行系”险企占据相对优势——股东方的保费收入贡献高,手续费率相对较低。主要上市险企:战略调整及时,银保量质双升。2010年起银保监管趋严,主要上市险企快速转型,压降银保业务(尤其是趸交业务1紧抓个险发展机遇,个险发展带动业务结构优化、推动新单与NBV双升。近年来,主要上市险企率先进行个险渠道转型,随着转型的不断深入和居民保本储蓄需求的加速释放,银保渠道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头部险企再次主动谋求银保战略调整。具体来看,1)中国太保21Q4重启银保渠道,构建价值银保“芯”模式。2)中国人寿2019年起推进银保渠道转型,规模与价值并重,稳步推进结构转型。
3) 新华保险2019年末重启银保趸交业务,“以趸促期",银保重回战略渠道。4)中国平安2021年10月正式推出“新银保"概念,打造高素质“新银保”队伍。风险提示:1】银保渠道“报行合一”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2】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不及预期,对不同险企银保保费影响各异。3)银保业务监管进一步趋严。4】保险产品吸引力下降,银保渠道新单销售不及预期。一、政策定乾坤:银保监管量点在于费用率和产品复盘银保业务的发展,监管政策是影响银保渠道保费增长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费用率和销售产品类型是监管关注的重点总体来看,头部上市险企渠道多元、银保战略明确、对成本管控和合规风控等要求较高,受政策调整的影响相对较小1.1银保“报行合一”新政:规范行业发展,利好头部险企1.1.1背景分析:渠道话语权强,险企同质化竞争严,实际手皱费率居高难下、银保业务成本高而价值低手续费是银保渠道竞争的核心。银行客户天然具备储蓄等稳健理财的意愿、银行网点也天然具备储蓄类产品销售场景,易于触达并转化潜在保险客户。一方面,商业银行营业网点遍布各级城市和县域地区,客户覆盖面广、数量众多;同时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已久,中高净值人群等优质客户资源丰富,且客户对银行信赖度较高、粘性较强。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