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合规执业防范销售误导一、销售误导的表现形式有什么?1.1销售误导常见的形式—欺骗类欺骗是指保险个人代理人在人身保险业务活动中,违反《保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银保监会的有关规定,对有关保险产品的真实情况进行虚假陈述。1.2欺骗类的表现形式夸大保险责任或者保险产品收益;对与保险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作虚假宣传;以赠送保险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实际并未赠送;以保险产品、产品组合停售、限售为由进行宣传销售;对保险公司的股东情况、经营状况以及过往经营成果作虚假宣传;以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份额等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使用保险产品、产品组合分红率、结算利率等比率性指标。
与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等其他金融产品收益率进行简单对比或套用“本金”“利息”“存款”等概念,将保险产品、产品组合的收益与银行存款收益、国债收益进行片面类比;1.3欺骗类的案例根据《保险法》相关规定,监管部门决定对该销售人员警告,并处罚款5000元。客户朱某于2012年购买了xx两全保险产品,销售人员在推销时称这款产品很好,没事当存钱,有保障,分红特别高,十年后本息合计可以翻倍。2022年保单到期时客户发现,该保险产品返还的本息与预期相差甚远……客户与销售人员协商未果,选择向当地银保监局投诉,并向网站媒体曝光。
监管处罚案例:公司处罚扣6分,降佣1440元,取消当期晋升资格;该销售人员的长险保单强制双录3个月,并纳入核保加强管控名单。并连带直接主管和间接主管责任。2.1销售误导常见的形式—隐瞒类隐瞒是指保险个人代理人在人身保险业务活动中,违反《保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银保监会的有关规定,对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不予告知或者予以掩盖。2.2隐瞒类的表现形式隐瞒投保提示书、产品条款、免除保险责任的条款、提前解除合同可能产生的损失;隐瞒犹豫期起算时间、期间、投保人犹豫期内享有的权利以及犹豫期后退保损失等;未向投保人履行明确说明义务,告知投保人所购买产品为保险产品,以及承保保险机构名称、保险责任、保险期间、缴费方式、缴费金额、缴费期间和不按期缴纳保费的后果等;销售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产品组合,未说明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未说明万能、投连保险费用扣除情况;销售健康保险产品、产品组合,未说明保险合同观察期的起算时间及对投保人权益的影响、合同指定医疗机构、续保条件和医疗费用补偿原则等。
2.3隐瞒类的案例客户王某反馈:销售人员林某当时跟她介绍保险产品时称“交5抵5”,实际上只交5年,后5年可以用保单的收益来交费,不用自己掏钱。案例详情:公司调查销售人员林某未向客户履行明确说明义务,告知投保人所购买产品的交费期间。调查核实:处理决定:对销售人员林某计扣6分,扣款1440元;该销售人员的长险保单强制双录3个月,并纳入核保加强管控名单;并连带主管责任。3.1销售误导常见的形式—其他误导类诱导、唆使投保人为购买新的保险产品或其他不正当目的终止原有保险合同或进行保单借款,损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合法权益;利用停止使用的保险条款、费率进行宣传和销售误导;未实际卖出非保险金融产品,但违规宣传、推荐非保险金融产品或其他风险投资的;销售人员通过自媒体(微信、微博、网站、短信、QQ、抖音、快手等)发布涉及销售误导信息。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