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反金融网络诈骗法》防诈骗,不参与,共同构筑全民反诈信息安全网学习篇 ——《反电信金融网络诈骗法》主要内容立法背景立法过程主要内容我们要做什么我们不能做什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立法背景一、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重要举措二、以法治方式、法治思维打击治理,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多发高发,严重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党中央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特别强调“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要从完善法律入手进行规制,补齐监管漏洞和短板,决不能放任不管”。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形势严峻,在刑事案件中占据较大比重,犯罪分子利用新型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钻管理漏洞,利用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网络黑灰产交易等实施精准诈骗,已经成为当前发案高、损失大、群众反响强烈的突出犯罪,严重危害群众获得感和安全感。实践中,反诈工作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方面的制度措施不够充分,金融、电信、互联网等行业治理存在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完善各方面责任制度,形成协同打击治理合力。
三、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实践的迫切需要。《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立法过程启动立法工作2021.4形成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并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决定2021.10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初次审议2022.6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第三次审议2022.9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2022.12.1开始施行总体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精准防治和问题导向,强化系统观念、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加强预防性法律制度建设,为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法治支撑。《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主要内容共七章五十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电信治理第三章金融治理第四章互联网治理第五章综合措施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法律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强调坚持系统观念、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
压实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等监管防范职责、加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建设。立法目的和基本原则:《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主要内容概念和适用范围适用范围:1、在中国境内实施诈骗活动2、 中国公民在境外实施诈骗活动3、境外个人、组织针对中国境内实施诈骗活动4、为针对境内实施诈骗活动提供产品、服务等帮助。明确宣传教育防范各主体都要承担宣教职责;宣传内容及方式要增强针对性和精准性;加强单位内部教育规范,加强对从业人员、用户的教育和风险提示。完善两卡、账户/号基础管理制度落实实名制,是源头治理关键环节。建立健全金融业务尽调制度;限制办卡、开户数量和异常情形。统筹推进反制技术建设反诈工作是一场“技术战”支持研究开发大数据等反制技术,施行监测、识别和处置明确处置措施和救济有关企业和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形采取限制服务、暂停服务等处置措施。
发生误判的,被处置人可提出申诉救济综合施策,全链条治理建立紧急止付、快速冻结和资金返还制度;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查证信息来源;建立举报奖励和保护制度;建立预警劝阻系统;加强跨境治理加强非法服务、设备、产品治理治理非法设备;加强APP、域名监测;打击治理黑灰产业(不得出售、提供个人信息、洗钱和其他帮助行为)明确法律责任加大惩罚力度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信用惩戒指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 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