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中央和国务院亲切关怀下,经农业农村部和银保监会多年的努力和支持,有着29年历史的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在建设农业强国和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迎来新生。日前,中国渔业互助保险社已经获得银保监会批准开业并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在这个历史时刻,回顾渔业互保协会的前世今生,认真总结渔业互保29年的发展经验,把握认识当前渔业保险所处的历史机遇和发展前景,对于刚刚诞生的渔业互助保险社有着重要意义。渔业互保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1.为渔民而生的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是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的前身,成立于1994年。
它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潮催生了这个专门为渔民提供风险保障的组织。改革开放后,渔业在大农业中率先走向市场,渔民作为独立面对市场的经济主体,他们的渔船和人身损害风险骤然加大,相较于在集体经济条件下,他们的风险保障的确是大大削弱了。渔业是典型的高风险产业,是国际公认的最危险行业之一。渔船、渔民和水产养殖的风险保障,对于刚刚进入市场的农渔民来说,既是有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果巩固的大事,也是事关农渔民生产安全和收入保障的关键。彼时的中国人保在渔船和水产养殖保险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开发出了最早的水产养殖保险产品,并开始在沿海地区推出渔船保险。前几年试验的情况还不错,后来的年份就不怎么好,渔船保险亏损严重,待进入20世纪90年代,只好逐步停办。
在人保基本退出渔船保险的情况下,差不多所有渔船都是在没有任何风险保障的条件下出海。当时的渔船普遍较小,抵御风险能力非常弱。为解决渔民迫切的风险保障需求,原农业部在借鉴日本、韩国开展渔业互助保险的基础上,于1994年7月主导成立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探索开展非营利性的渔业互助保险业务,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开启了渔业保险的新篇章。2.从船东互保到渔业互保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成立后,从渔业行业实际出发,推出了操作简便、通俗易懂的渔船渔民互保产品,解决了广大渔民投保无门的现实问题。同时,在沿海省市和内陆重点渔区逐步设立市县级分支机构,推进服务网络向基层向渔港延伸,贴近一线服务渔民,渔船渔民业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发展海洋捕捞业的同时,各地海、淡水养殖也迅速兴起并发展,但是一心想通过水产养殖发家致富的农渔民,屡屡受到暴风雨、洪水、病害等自然灾害的袭扰,生产经营受到很大损失。鉴于水产养殖保险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协会进人21世纪后就开始试点并发展淡水和海水产品的养殖保险。此外,还开展了渔业行业内的其他保险业务。鉴于协会业务开展实际,在原农业部的支持下,经民政部批准,中国渔船船东互保协会于2007年7月正式更名“中国渔业互保协会”,在继续巩固和发展渔船渔民保险的基础上,不断向渔业全产业链保险服务拓展。3.从互保协会到互助保险社渔业互保成立最初,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和实践经验缺乏,这—新生事物只能选择协会这种方式成立并开展业务,在当时和一段时期内是有利于事业发展的。
但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特别是金融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协会经营保险难以纳人监管,缺乏“合法”保险资质的弊端不断显现,有时甚至被质疑为“非法经营保险”,在承担政策性保险业务时也处于不利地位,很大程度制约了渔业互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按照《保险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我国保险经营主体只能是企业法人。渔业互保协会作为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属于非营利性的社团法人,虽然其成立和经营渔船保险是在《保险法》颁布之前,但仍难以突破现有制度框架取得保险资质并纳人保险监管。同时,渔业互保协会承担的风险保障金额越来越天,客观上对规范稳健运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农业农村部和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决定对渔业互助保险进行体制改革。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