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FD季报》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要的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国内宏观经济、中国宏观金融、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金融监管、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银行业运行、保险业运行、特殊资产行业运行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NIFD季报》由三个季度报告和一个年度报告构成。NIFD季度报告于各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发布,并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NIFD年度报告于下一年度2月份发布。个人养老金制度改革推动第三支柱建设摘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于2022年4月初发布,这是我国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建设的里程碑。个人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深远影响体现为两方面:一是优化养老金结构。
我国第一支柱承担养老责任过重过大,且难以通过增加缴费率解决基本养老保险缺口状况;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发展恰逢其时,缴费额和给付额挂钩,具有激励相容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养老金制度参与率。二是优化金融结构。从国际经验看,个人养老金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强大助力。个人养老金改革释放了三大红利。第一,确立了EET税收优惠制度框架,鼓励个人积累养老金;第二,实现“N对1”的养老金产品和账户体系,可以承担三个支柱养老账户的资金转移功能,实现了个人养老金可携带;第三,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多样化金融产品,在市场充分竞争条件下,产品的收益/风险形态将满足客户需求,另外,商业养老保险资金配置权益类资产比例将适当放松。大金融行业共享发展机会。短期来看,为资管行业带来每年千亿元的增量资金。
长期来看,账户缴费上限的提高以及第二、第三支柱之间的资金转移,将打开个人养老金的持续增长空间。分行业看,银行业、证券业(基金业)和保险业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大养老金市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于2022年4月初发布,这是我国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建设的里程碑,将促进养老金结构优化,也将促进金融结构优化。一、个人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深远影响(一)优化养老金结构养老金结构严重失衡,第一支柱承担养老责任过重过大。截至2021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已覆盖超过10亿人;在第二支柱中,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覆盖超过5875万人;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覆盖人数不足6万人。
截至2020年末,第一支柱养老金资产占比达69.3%,第三支柱养老金资产占比仅为1.1%。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1》等。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面临困局。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202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14.2%,超过了国际通用的深度老龄化临界水平。在人口老龄化情况下,本应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但是,在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总的减税降费方针下,2019年以来反而降低了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企业等用人单位养老保险缴费率由20%减为16%,出现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净收入下滑乃至为负的情况,部分省份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给付压力,加重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负担。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