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险产品改革方向展望:结构优化顺势而为,健康管理顺风而起放眼海外成熟寿险市场,产品形态通常以储蓄型养老年金+医疗保障为主。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寿险市场,产品形态呈现出年金险、健康险和传统寿险三足鼎立的局面;日本是全球保险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人身险产品以终身寿险和医疗险为主;中国台湾曾连续 13 年蝉联全球保险深度榜首,传统寿险产品占据绝对主导;中国香港保险密度和深度现居全球第一,终身寿险产品长期居于主流地位。横向对比各国家/地区的产品演进体系可见,海外成熟保险市场目前已普遍形成以“储蓄+医疗保障”为主的产品形态;纵向探究各市场的历次转型,最核心的驱动因素可归纳为经济环境、人口结构和监管政策的改变,当三方因素的共同影响趋于稳定时,人身险产品体系也将进入一个相对稳态的结构。
随着产品形态迭代走向殆尽边缘,健康服务成为寿险公司盈利增长的第二曲线,联合健康模式镜鉴价值明显。联合健康作为全美最大的健康险公司,是典型的管理式医疗机构,并凭借其强大的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能力,以医疗健康服务赋能保险发展,实现生态链闭环下支付流量双向强化赋能,促成“保险+健康管理”的价值闭环,形成了寿险公司盈利增长的第二曲线。但是,由于制度环境、带病体业务成熟程度以及资源禀赋等不同,联合健康的成功具有特殊性。回顾我国寿险业四十年发展历程,产品变迁演绎保障与金融属性的相伴相争。我国自 1982 年开始恢复办理人身保险业务,经过不断探索和对外开放,目前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寿险市场:1)1982-1991 年,寿险产品以简易寿险和集体养老金为主;2)1992-1998 年,保障型寿险产品为主导;3)1999-2012 年,更具金融属性的创新型寿险产品占主导;4)2013-2016 年,进入万能险与传统险双核心阶段;5)2016-2018 年,监管引导回归保险保障功能,重疾险迎来快速发展;6)2019 年至今,主流产品重疾险销售不断下滑,而在资产保值增值和养老储蓄需求持续释放下,增额终身寿崭露头角。
近年重疾险销售遇冷,受渠道、产品和客户三方面共同影响,但也绝非“明日黄花”,错位竞争优势仍在。长期以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重疾险市场,重疾险保单量一度占到全球的 80%,在国内健康险保费收入中占比约六成。虽然近三年来重疾险在前期高增长导致的需求透支后,持续显现销售疲态,对保险公司新业务的贡献度也明显降低,但市场远非达到“饱和”状态,我们认为其错位竞争优势仍然存在:从产品视角来看,重疾险具有收入补偿优势,与短期医疗险存在区别;从客户视角来看,当前重疾险保障缺口较大,覆盖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从保险公司视角来看,需要培养专业性更强的营销团队,并在产品形态上进行创新。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和经济水平提升催生居民更高质量的健康医疗需求,我们更看好医疗险的发展和盈利空间,其赔付特征更能与健康医疗产业链相结合。
老龄化浪潮下养老财富管理和医疗保健需求持续提振,在此背景下,一方面养老年金险产品在中长期内预计有确定性的增长,而终身寿险保障与理财功能并重,市场地位有望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医疗险作为社保体系的有效补充,更加直面客户问题和解决方案,后续依托政策鼓励有望提升其支付地位,更加有利于险企打通医院、医药等产业链,从而降本增效,做出附加价值,提高盈利性。管理式医疗发展道阻且长,联合健康模式不能简单照搬,但健康服务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具有借鉴意义。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