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目的及核心结论1、研究目的保险行业当前处于深度转型的过程之中,产品和渠道转型是两大核心焦点。产品方面,过往价值贡献突出的重疾险近年销售低迷,今年上半年,受益于客户防御性理财需求提升,以增额终身寿为代表的储蓄类产品销售较好。那么,保险行业是否后续重疾险等健康保障类产品的未来发展持续收缩、空间有限?保司是否能够,以及如何才能在健康险的发展中分得一杯羹?
本研究通过对发达国家医保体系的对比研究,以及对健康险的各个细分险种的具体分析,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以供投资者深入细致理解健康险的产品转型。2核心结论市场预期:①健康险销售困难,未来空间有限。②惠民保冲击重疾险、百万医疗险等健康险,形成替代效应。③健康险产品目前已经较多,创新空间不大。我们认为:①自付比例高(27.7%)、医保结余压力增大、政策明确鼓励商业健康险发展,此三重因素支撑健康险的未来市场空间依然广阔,按照监管预定的2025年健康险规模达到2万亿目标,预计未来4年行业复合增速24%。②惠民保本质上是大病保险的三次报销,其定位在于基础的保障作用,无法覆盖医保目录外、高端医疗资源等保障责任,市场终会认识到惠民保是一种基础保障的产品,无法替代保障更全面、医疗资源及服务更优质的中高端医疗险,更无法替代重疾险的收入补偿作用。
③健康险的各个细分险种的产品创新空间很大,包括重疾险的保障责任做减法,中高端医疗险市场的机遇,以及长护险的服务衔接等内容摘要1、健康险的发展直接受到该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影响国外医保体系: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基本有4类医保制度体系,分别为:①美国的商业医保体系:商保+社保,商保为主,团险为主;②德国的社会医保体系:社保为主,广覆盖,保障全;③英国的国家医保体系:分级诊治,全民免费医疗;④新加坡的储蓄医保体系:强调个人责任,储蓄医疗,医保全覆盖、高保障。
不同的医保体系下,商保的发展也不尽相同,但卫生费用中,个人现金支付的比例都比较低,主要发达国家的个人现金支付比例一般在10%-15%之间。中国医保体系:以社保为基础,商保、医疗救助等多元方式协调发展的医保体系,202年,中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例7.1%、人均卫生费用5112.3元,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卫生费用10%以上的占比、人均3.4万元的水平,差距较大;中国个人现金支付的比例虽然持续下降,但绝对值依然较高,达到27.7%,显著高于主要发达国家。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