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开端(1805-1948)中国保险起源于战争,1805年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设立的谏当保安行是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目的是为了方便水路运输鸦片。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西洋人,接着吸引了很多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保险公司,如伦敦保险公司、于任洋面保安行等,一时间保险公司在中国遍地开花。后来清朝大臣李鸿章亲自带头于1875年创办了保险招商局,向社会公开募股,相继创建了“仁和保险”等保险公司,也渐渐拉开了中国民族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序幕。保险招商局代表着中国民族保险业由此诞生,标志着民族保险的崛起。
行业整顿(1949-1958)新中国成立了,中国各行业都处于百废待兴状态,尤其是混乱的保险业。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整顿保险行业:① 做思想工作:约谈保险公司,底子好的,整顿完就能开张,底子差的,则清理合并。② 建新公司:1949年10月20日,新中国的第一家保险公司——人民保险公司成立了,从此我国开始独立自主地经营保险业务,保险收支归国有。③ 对外严管:废除了外方阵营保险公司以前的特权。于是到了1952年底,很多外资保险公司都撤出中国市场,保险市场也慢慢变得正规起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各项保险业务逐步开展起来,全国建立2000多个分支机构,保险业成员拥有近五万名,保险事业的发展对当时的国民经济起了积极的经济补偿作用。但是到了1958年,由于特殊历史原因,保险业停业20多年。1959年到1978年的20年,在中国保险史上留下了一片空白行业恢复与发展(1978-2000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国务院批准,恢复保险业发展,中断了21年的保险业开始重新发展!1979年国家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保险市场从中国人民保险独家经营逐步扩展1988年招商局创办了第一家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保险业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创新求发展,开放早,力度大,过渡期短,逐步融入国际保险市场,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功能作用充分发挥。1995年随着《保险法》颁布,确立产险、寿险分业经营原则,1998年保监会成立,监管体系初步搭建。在1994-2000年期间,保费收入从376亿元增至1598亿元,年化增速约27.3%,保险公司达到33家。行业恢复与发展(1978-2000年)2001年加入WTO以来,保监会多批次下发保险牌照,同时设立了一批保险中介公司,市场主体日益丰富,大型险企改制上市。截至2010年保险公司总数达到 142家。200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十条”,交强险、健康保险等政策红利极大促进行业发展。保费收入从2001年2109亿元大幅提高至2010年1.45万亿,保持年化24%高速增长。行业松绑创新(2011-2016年)2011年,加息周期叠加银保新规,保险业陷入瓶颈期,保费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监管层定调“整顿、松绑、改革”。2012年保险资金运用市场化改革,批准下发保险资管牌照,大幅拓宽投资工具,提高险企权益投资上限;
2013年人身险费率改革,废除2.5%预定利率上限,产品吸引力上升;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即“新国十条”,对巨灾保险、农业保险、商业养老、健康保险、责任保险等各领域改革进行部署。
全国统一客服热线 :400-000-1696 客服时间:8:30-22:30 betway电话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浙江君度律师事务所 刘玉军律师
必威官方网站备用网站 必威体育大厅 浙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63号